名称: 炙鸡絮酒 拼音: zhì jī xù jiǔ 解释: 意思是用一只鸡和棉絮渍酒祭奠;指悼念故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色彩: 年代: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子: 用法: 结构: 典故: 东汉的时候,有一位学者,名叫徐稚。他为人正直,道德高尚,并且他的学问也很出众。他的许多当官的朋友都非常看重他,认为他是一位贤才,因此几次三番推荐他做官。然而他为人淡泊高远,不喜做官,婉言谢绝了。 但是,他十分看重朋友情谊。 一天,他的一位朋友不幸病故了,徐稚非常悲痛,想起往日的情深意长,他决定去死者墓前吊丧。 他在集市上买了一只鸡,回到家里先把鸡烤熟了,再将棉絮浸在酒中,大约半小时左右,把棉絮取出,然后用它将烤熟了的鸡包裹好,随后就来到他朋友的墓地。 看着荒凉的墓地,想到朋友将孤零零躺在地下,徐稚一阵心酸。他默默地把浸过酒的棉絮泡在水中,使水有酒味,然后将鸡放在他朋友的坟前来祭奠死者。 以后,他的朋友中有谁死了,他常常这样祭奠他们,以表哀思。 后来人们常用炙鸡絮酒这个成语,来作为悼念亡友的用语或表示祭品虽薄而情意很深。 成语出自:《后汉书徐稚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