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矫情自饰
  • 拼音:jiǎo qíng zì shì
  • 解释: 指掩饰真情,粉饰自己。
  • 出处: 西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故遂定为嗣。”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我国的白话小说中常有才比子建的赞词。这子建,就是曹操的儿子曹植,子建是他的字。 曹植极有才华,十几岁时,会诵读《诗》《论》及几十万字的辞赋,而且擅长作文。曹操看到他写的文章,以为他请人代笔。曹植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为何请人?请当面考查。 铜雀台落成后,曹操带领所有的儿子登台,命儿子们赋诗,曹植拿起笔来立即写成一首,写得很不错,令曹操惊奇。每逢别人有意诘问,想难难他时,曹植都毫不迟疑地应声回答。曹操特别宠爱这个儿子,多次想立他为太子。 但是,曹植很任性,而且饮酒没有节制,这是他致命的弱点。而他的哥哥曹丕却很有心机和权术,矫情自饰,使曹操身边的人都说他的好话。他把曹植看成自己做太子的最主要的对手,处心积虑陷害他。 一次,大将曹仁被关羽包围,曹操命曹植任南中郎将援救曹仁。曹丕有意让曹植喝得大醉,致使不能接受曹操的命令。曹操非常愤怒,对曹植的宠爱越来越淡薄。建安二十二年,曹操终于立曹丕为太子。后来,矫情自饰用来形容掩盖真情,有意把自己装扮得很好。 成语出自:《三国志陈思王植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