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曾参杀人 拼音: zēng shēn shā rén 解释: 比喻流言可畏。出处: 《战国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色彩: 年代: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子: 这冤怎申,硬叠成~。★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用法: 结构: 典故: 曾参是春秋末年孔子的学生。他宣扬仁德,注重修身,并以孝顺父母著称。 曾参年轻时,跟母亲一起住在费邑。当时,费邑有个跟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死了人,有人就跑来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了人! 曾母正在织布,她不相信儿子会干这种事,毫不犹疑地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说罢,她照常织布,根本不当作一回事。 过了一会,又有人跑来告诉她说:曾参杀了人! 曾母听了,将信将疑地说:这不大可能吧!她虽照常织自己的布,但心中已没那样坦然了。 又过了一会,第三个人又急匆匆地跑来,气喘吁吁地对曾子母亲说:你怎么还在这里织布,你儿子曾参杀了人,被官府抓去了,你赶快逃走吧! 曾母听了,害怕起来,她扔下织布的梭子,心急慌忙地逃走了。 后来,曾参杀人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流言的可畏。 成语出自:《战国策秦策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