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道合志同 拼音: dào hé zhì tóng 解释: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出处: 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色彩: 年代: 近义词: 反义词: 例子: 无用法: 结构: 典故: 魏文帝曹丕自登上帝位以后,对他才华出众的弟弟曹植一直心存疑忌,寻找各种机会加以限制和暗算。 先是由监国使者诬告酗酒怠慢皇使,企图罗织亵渎朝廷尊严的罪名,好在得到太后的庇护,才仅以降爵为安乡侯而了结此案。 接着是不断变换他的封地,叫他不得安宁。就在封安乡侯那年,又改封-城侯,第二年名义上还封为-城王。太和元年改封在浚仪,后又还封雍丘,以后又封到东阿。 再者是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连母亲也不能轻易见到。 为此,曹植非常痛苦,常常抱怨空有满腹学问却无用武之地。他曾经多次上书给魏文帝,畅谈自己的看法,却始终得不到重视。 有一次,他上书说:过去伊尹作为陪嫁的小臣,是低贱到了极点;吕尚在当屠夫钓叟的时候,也是敝陋到极点。等到他们被推举到商汤和周文王那里的时候,实在是因为道合志同的缘故,决不是全靠了左右近臣的引荐。 道合志同这个成语是指志向相同,理想契合。常用以说明彼此的志趣理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