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覆鹿寻蕉
  • 拼音:fù lù xún jiāo
  • 解释: 覆遮盖;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而一再失误。
  •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乌轮兔驾迅长空,~恍梦中。★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战国时候,郑国有个樵夫在野外砍柴,遇到一头受惊跑过来的鹿。他急忙上前,把这头鹿打死了。樵夫怕别人看到,便慌慌张张把鹿藏到一条干涸的护城河里,上面用柴草遮盖起来。他非常高兴,继续砍柴去了。过了一会,他忘记了藏鹿的地方,找不到这头鹿,还以为刚才自己做了一场梦。 这个樵夫砍好柴,在回家的路上,一边走,一边向人诉说着这件事。有个过路人听到了,就按照樵夫讲的话,找到了这头鹿,把它拿回去了。 过路人回家以后,很是得意,告诉妻子说:刚才有个樵夫做梦打死了一头鹿,但忘记了藏鹿的地方。如今被我找到了,这个樵夫做的是真梦呀! 妻子听了,露出一副疑惑的神色,说:大概是你做梦看见有个樵夫得到一头鹿吧?哪里有什么樵夫呢?如今你真的得了鹿,还不是你的梦真吗? 丈夫不愿和妻子争辩,说:我根据樵夫讲的话得到了鹿,还管什么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 再说樵夫回到家里,不甘心自己失去鹿,老是想着这件事。当天晚上,他真的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藏鹿的地方,还梦见了找到鹿的那个过路人。第二天清早,他就根据梦中所看见的情况,寻到那个过路人的家中,果然找到了这头鹿。于是,两人为争夺这头鹿,吵了起来。 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只好告状到专管法令、诉讼的士师那里,请求判决。 士师听了两人申诉的情况,对樵夫说:你当初真的得到了鹿,却胡说是梦;等到真的做梦看见了鹿,又胡说是真事。过路人真的拿走了你的鹿,你又跟他争夺鹿。可是,过路人的妻子又说,是梦中认取了别人的鹿。可见没有什么人真的得到过鹿。而如今又确实有这头鹿,那就一分为二,一人一半吧。 这个案子上报到郑国国君那里,郑国国君觉得这事很可笑,说:哈哈!恐怕士师也在做梦给别人分鹿吧! 一天,郑国国君和国相谈起这个案子,询问国相的意见。国相说:梦和不梦,我也辨别不清。想辨别究竟是觉醒还是做梦,只有黄帝和孔子才能做到。如今黄帝和孔子都死了,还有谁分辨得清呢?姑且按照士师的判决就可以了。 后来,覆鹿寻蕉这个成语,专门用来比喻虚幻迷离、得失无常,以及糊里糊涂、有如做梦的状况。 成语出自:《列子周穆王》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