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分封了不少诸侯国。大将张敖被封为赵王。 一次,刘邦巡游赵国,赵王派一名美女侍奉刘邦。几夜承幸,那赵美人便怀了孕。 后来,赵王张敖因为一起谋杀刘邦的案件受到牵连,被捕入狱。赵美人也随着张敖全家被关进狱中。 这时,赵美人即将临产。她几次托人向刘邦诉说情况,希望能放她出狱,但刘邦政务繁忙,并没把赵美人的事放在心上。不久,赵美人生下了一个男孩,她以为刘邦不肯放她出狱,含恨自杀。 刚出生的孩子很快被送到刘邦那里。刘邦虽然有些后悔,但已无法挽回,便给孩子起名刘长,交与皇后吕雉抚养。刘长长得聪明伶俐,模样又很像刘邦,很得刘邦与吕后的欢心。三岁时,他便被刘邦封为淮南王。 刘邦死后,太子刘恒即位,史称汉文帝。这时,刘长已到淮南就国,他仗着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是皇帝,为所欲为,胡作非为。他在自己的封地上,僭用皇帝所用的仪仗和礼节;进京晋见皇帝时,不行君臣之礼,直呼文帝为大哥,有时和文帝一起出去打猎,硬要和文帝同坐御车。 淮南王的所作所为使文帝对他十分不满。汉文帝屡次告诫他,但他毫不悔改。汉文帝忍无可忍,让大将军薄昭写信给他,要他上书谢罪。但刘长却非但不思改悔,反而变本加厉,准备谋反。 但汉文帝对刘长的阴谋早有觉察,便在刘长起兵前召他进京,逮捕了他。按理说,谋反犯的是死罪,但汉文帝不忍手足相残,下诏免了刘长的死罪,把他废为庶人,限定时日押送到蜀郡去。刘长悔恨交加,在路上绝食自杀。 刘长死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对当时最高上层的兄弟残杀现象,作了有力的讽刺。 后来,斗粟尺布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兄弟不和。 成语出自:《史记淮南王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