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放纵不羁 拼音: fàng zòng bù jī 解释: 谓恣意行事,不受约束。出处: 《晋书·外戚传·王濛》:“濛少时放纵不羁,不为乡曲所齿,晚节始克己励行,有风流美誉。”色彩: 中性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放荡不羁、放纵不拘反义词: 安分守己例子: 有一少年子,放纵不羁……乃不娶妻,不事生产作业,每以轻财仗义为志。明·陶宗仪《辍耕录·飞云渡》用法: 放纵不羁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受约束。结构: 补充式成语典故: 王濛,字仲祖,晋阳人,是晋朝哀靖皇后的父亲。他的曾祖父王黯曾经官至尚书,祖父王佑为北军中侯,父亲王讷为新涯县令。 王濛小时候,行为放纵不羁,经常惹出一些事情来,邻居们见了,背后都要议论他,被人看不起。到年纪大了之后,才觉得自己这样混是虚度年华,于是开始严格要求自己,时时检点言行。乡亲们对他的看法慢慢也就变了,都称赞他了。 王濛的隶书和绘画都非常好,志趣高远。 王濛对几个母亲也都很尊敬。对家中的资产,常常推厚就薄。平时的喜怒哀乐也不形于外表。王濛平时很注意自己的仪表姿容,常对镜自照,说:这是我父亲生的儿子吗?有一次,他的帽子旧了,就自己到商店去买新帽子,那个卖帽的老妇女,因为喜欢他的容貌,就送了一顶新帽子给他。 后来,放纵不羁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行为放纵,不受约束。 成语出自:《晋书王濛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