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发蒙振落
  • 拼音:fā méng zhèn luò
  • 解释: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至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轻而易举
  • 反义词:
  • 例子: 若一切许其登录,锐意奖进,则去此如发蒙振落,如是而王道荡平,大圜停水之中,无少有坎窞矣。(章炳麟《代议然否论》)
  • 用法: 发蒙振落联合式;作谓语;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西汉武帝时,朝中有两个大臣,一个叫汲黯,一个叫公孙弘。汲黯忠正耿直,公孙弘善于奉承拍马。 当时,汉武帝还很年轻,汲黯常常直言犯谏,指出汉武帝处理政务不当的地方,弄得汉武帝十分难堪;而公孙弘时常为汉武帝歌功颂德,因此很受汉武帝信任。 汲黯对公孙弘的奸诈行为很看不惯,常常当面揭露他,弄得公孙弘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公孙弘心中很恨汲黯,一直想找机会报复。 后来,公孙弘当了宰相,便对武帝说:现在右内史的官员大多由陛下的亲属担任,不是最合适。不如派个有威望的大臣来担任这一职务。 那派谁好呢?汉武帝问。 公孙弘知道右内史这个职位很容易得罪京城中的权贵,并且担任这一官职的人不能再过问朝政,便说:臣以为汲黯很适宜担任这一职务。 汉武帝对汲黯直言犯谏也很头痛,便同意了公孙弘的建议,下诏将汲黯调任为右内史。 公孙弘原想利用皇亲国戚的势力来整治汲黯。但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那些皇亲国戚知道汲黯正直无私,因而行事都收敛不少,不做什么违法的事,和汲黯相处很好,公孙弘也对汲黯无可奈何。 过了不久,淮南王刘安图谋反叛。他并不把宰相公孙弘放在眼里,而对汲黯却很顾忌,告诫手下人千万不要露出马脚让汲黯探知。他对属下说:汲黯好直谏,守节死义,难惑以非。如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意思是说,汲黯能直言进谏,能为正义献身,是很难迷惑他的。而公孙弘呢,对付他就好像揭掉蒙盖的罩子,振落枯掉的树叶一样容易。 第二年,淮南王因阴谋败露而自杀,但他对汲黯和公孙弘的评价却是很符合实际情况的。 后来,发蒙振落这一成语,用来形容做事情十分容易。 成语出自:《史记汲黯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