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封豕长蛇
  • 拼音:fēng shǐ cháng shé
  • 解释: 封:大。豕:猪。大猪和长蛇。比喻凶暴恶毒的大坏蛋。
  •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毒蛇猛兽、牛鬼蛇神
  • 反义词: 祥麟威风
  • 例子: 而今而后,所当有利兵坚盾,环卫其身,毋俾封豕长蛇,荐食上国。(鲁迅《集外集拾遗 破恶声论》)
  • 用法: 封豕长蛇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春秋时,楚平王杀害了伍子胥的父兄。伍子胥投奔吴国,发誓要灭亡楚国替父兄报仇。伍子胥的好朋友申包胥劝他不要为了报私仇而背叛祖国。但伍子胥不听。申包胥就说:如果你一定要灭亡楚国,那我也发誓,一定要复兴楚国!两人就此断绝了关系。 后来,伍子胥在吴国,先帮助吴公子光夺取了政权,立为吴王阖闾,又进一步策动吴王,趁楚国内政混乱的有利时机兴兵伐楚,攻破了楚国的郢都。这时,楚平王已死,平王的儿子昭王仓皇逃走。伍子胥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尸三百。 申包胥见伍子胥这样做,非常激愤。他找到楚昭王,商量复国大计。但是,这时的楚国力量非常衰弱,要复国一定要请邻国援助。申包胥主张向秦国求援。因为楚平王的夫人是秦哀公的女儿,楚昭王就是秦哀公的外甥。 楚昭王同意申包胥的主张,就派他为特使到秦国。申包胥见了秦哀公,便力陈楚国的危急情况和吴国的横暴无理,并指出,吴国好比封豕长蛇,贪得无厌,灭了楚国,势必要入侵中原,那时就要危及秦国。因此希望秦国能尽快发兵,帮助楚国复兴,同时也是为了秦国自身的安全。 后来,楚国在秦国的帮助下,收回了全部失地,逐渐恢复了强国的地位。 封豕长蛇,即是大猪和长蛇。是传说中古代著名的恶兽毒蛇。 后来,成语封豕长蛇用来比喻贪婪凶暴的人。 成语出自:《左传定公四年》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