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改弦易辙
  • 拼音:gǎi xián yì zhé
  • 解释: 易:更换;辙;车轮压过的痕迹。琴换了弦;车子换了路。比喻改变不适宜的或错误的方法或态度等。
  • 出处: 宋 王楙《野客丛书 张杜皆有后》:“使其子孙改弦易辙,务从宽厚,亦足以盖其父之愆。”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改弦更张
  • 反义词: 旧调重弹
  • 例子: 殿下放心,待老臣同进朝歌,直谏天子,改弦易辙,以救祸乱。(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
  • 用法: 改弦易辙联合式;作谓语、状语;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和态度。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西汉武帝时,有两个滥用严酷刑法的大臣,一个叫张汤,一个叫杜周。 张汤在少年时就对断狱有浓厚的兴趣,读了不少有关刑法方面的著作。后来经武安侯田蚡推荐,担任了负责监察的侍御史之职。他在承办一个涉及皇室的案件时,执法森严,遭株连被处死的有300余人。汉武帝认为他很精明能干,命他与大臣赵禹一起制定各种法律条令。 后来,张汤受命审理淮南王谋反案,又处死了很多人。连汉武帝想开脱的严助、伍被两位大臣,也没能幸免一死。 张汤由于执法过于严酷,历史上称他酷吏,名声很坏。然而他的儿子张安世却忠信厚道,处事谨慎,在武帝、昭帝、宣帝三朝都得到重用,官至大司马。子孙到东汉时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而杜周本是张汤的部下,他像张汤一样,是历史上有名的酷吏。他在奉命惩办逃亡边卒的时候,枉杀了很多人。后来他当上了主管司法的廷尉,更是仿效张汤的办案方法,用残酷的刑罚逼人招供,处死了不少无辜的人。 但他和张汤不同的是,他在办案时不是以法律为准绳,而是善于见风使舵,观言察色:凡是皇上要惩办的,就任意罗织罪名;凡是皇上要宽恕的,就想尽办法开释。他在任廷尉期间,奉皇帝之命拘押的高官就有100多名,每年办的案件有1000多起,狱中人满为患。 由于他能秉承皇帝的意旨办案,被汉武帝封为御史大夫。但当时的官员和百姓都对他恨之入骨,直至他死去。 但杜周的小儿子杜延年像张汤的儿子张安世一样,为人宽厚,以诚待人,名声很好,官至御史大夫,受到时人的赞颂。 宋代的学者王楙在所著的《野客丛书》中评论这两人的历史时说:张汤和杜周都是著名的酷吏。但他们的子孙由于像乐器一样换了弦,像车子一样改了道,这才使他们父辈的罪愆遭到了掩盖,他们父辈的罪孽似乎因为子孙的德行而减轻了一些,这种历史现象,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呀! 后来,改弦易辙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改变原定的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成语出自:《野客丛书张杜皆有后》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