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鬼斧神工
  • 拼音: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近代成语
  • 近义词: 神工鬼斧、巧夺天工
  • 反义词: 粗制滥造
  • 例子: 这种编织技术,给人以“浪漫主义手法”、“鬼斧神工”的印象。(秦牧《巧匠和竹》)
  • 用法: 鬼斧神工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形容技艺非常精巧。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春秋时,鲁国有个手艺十分高超的木匠,名叫庆。人们便用梓木作姓,把他叫作梓庆。 梓庆不但能制作各式各样的家具,还能制作各种精巧的工艺品。有一次,他用檀木制成了一个(类似钟的乐器)。那的造型美观,雕刻的花纹十分精细,见到的人都赞不绝口,甚至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而说是出自鬼神之手。 梓庆把这个献给了鲁国的国君。鲁国国君见了,不由连声喊绝,他惊奇地问:梓庆,你用什么法术,制作出这样的稀世珍品? 梓庆笑着说:我是个普通的凡人,哪里会懂得什么法术呢? 鲁国国君听了,很不相信,又问:如此精巧的工艺品,人工怎么制作得出来?你说说是怎样制作的? 梓庆回答说:我在制作这时,全神贯注,心无杂念,忘掉了世上所有的一切,忘掉了什么赏赐、封官,忘掉了名利,聚精会神地考虑怎样把它制作好。然后,我去山林中仔细寻找合用的木材。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专心致志地精雕细刻,不让任何瑕疵出现,才制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鲁国国君听了,才明白所谓鬼斧神工,只是一种形容罢了,只有对技艺精益求精,持之不懈,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后来,鬼斧神工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技艺高超,巧夺天工,不像是人工制作出来的。 成语出自:《庄子达生》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