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功败垂成
  • 拼音:gōng bài chuí chéng
  • 解释: 垂:接近;将近。事情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多含有惋惜之意。
  • 出处: 《晋书 谢玄传论》:“庙算有余,良图不果;降龄何促,功败垂成。”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 反义词: 大功告成
  • 例子: 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一回)
  • 用法: 功败垂成偏正式;作谓语,表示惋惜。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谢玄,东晋名将。他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宰相谢安的侄子。他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谢安很欣赏他的才能,派他担任广陵(今江苏扬州)刺史,负责长江以北的军事政事,抵御北方的强国前秦。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军90万南侵,妄图一举消灭东晋,苻坚之弟苻融率前部到达淮河、淝水一带,东晋政权岌岌可危。 谢安命谢玄为前军统帅,带领8万军队前往迎敌。晋军来到淝水,和前秦军队隔江对峙。谢玄为智胜前秦军队,以渡河决战为名,要苻坚略为后退。苻坚中计答应,没料到一后退,后面的军队以为兵败,溃不成军。谢玄乘机渡河追袭,大获全胜。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为稳定东晋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接着,谢安又命谢玄率军北伐,收复了北方的徐、兖、青、司、豫、梁六州。朝廷加封谢玄为都督,统领七州军马。 谢玄本想进一步扩大战果,但遭到王族司马道子的妒忌。司马道子向孝武帝进谗,孝武帝便借口出征时间太久,下诏要谢玄撤回军队,坐镇淮阴。 谢玄眼见功败垂成,心中十分悲愤。但他不敢抗旨,只得回师南下。途中,他心情郁闷,不幸病倒。病中,他写了一道奏章给孝武帝,说国家还没有统一,老百姓仍遭涂炭,但自己身患重病,已不能再领兵打仗,请求解除他的职务,让他回乡治病。 孝武帝看了奏章,不让他辞职,要他到京口养病,还派了一名名医专程去为他治病。但过了两年,谢玄终因病逝世,死时年仅46岁,他统一北方的宏愿也无法实现。 晋书的编撰者在为谢玄立传后议论说,老天给他的寿命太短了,以致统一北方的大业功败垂成。 后来,功败垂成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 成语出自:《晋书谢玄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