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刮目相待
  • 拼音:guā mù xiāng dài
  • 解释: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 出处: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刮目相看、拭目以待
  • 反义词: 视同一律
  • 例子: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0回:“说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这句话古人真是说得不错。”
  • 用法: 刮目相待作谓语、宾语;用于取得显著成绩。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幼年时家境贫困,没有读过什么书。后来在军队里,领兵打仗,也很少读书。文化水平不高,难免受到一些大官员的轻视。 吴王孙权曾劝吕蒙要好好读书。可是吕蒙说:部队里事情太多了,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哪有什么时间读书。 我难道要你精研经书去当博士吗?但是普通知识总得具备啊!你说事情多,比起我来如何?你为什么偏偏不能抓紧时间自学呢?孙权说。 接着,孙权谈了自己读书的收益。又举了汉光武帝即使在兵马忙乱中,也不忘学习,经常手不释卷;曹操也自称老而好学来启发吕蒙。 吕蒙听了孙权这一番话,很受感动,从此认真读书,孜孜不倦。不久,他读的书超过了一般知识分子。后来,鲁肃奉命去陆口镇守,路过吕蒙营寨。鲁肃是不大瞧得起吕蒙的。经别人劝说,鲁肃为了表示礼貌,去拜访吕蒙。吕蒙热情招待他,并问他去陆口和蜀将关羽相邻,打算怎样既联合他,又警惕他。鲁肃满不在乎,随口应答:没有考虑过,到时候看着办。吕蒙严肃地批评了鲁肃,不应该如此轻敌。他还献了五条计策,当时就给鲁肃过目。鲁肃顿时改变了态度,抚摩着他的背,亲切地说:我一直认为你能武不能文,现在看来,你学识如此渊博,你已经不是以前的没有学识的粗人了! 吕蒙笑道:士别三日,就应当刮目相待呀! 从此,鲁肃和吕蒙成了好朋友,后来鲁肃临终,还推荐吕蒙继任为大都督呢! 后来,刮目相待这一成语,用来指新眼光看人,也比喻另眼相待。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