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归马放牛
  • 拼音:guī mǎ fàng niú
  • 解释: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出处: 《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放牛归马
  • 反义词:
  • 例子: 那些王侯将相何尝得一日的安闲?好容易海晏河清,归马放牛。(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 用法: 归马放牛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周武王统帅大军消灭了商朝,建立起周朝。 战争虽然结束了,但战争的后遗症随处可见:山川大地满目荒凉,一片萧条,商纣王的残暴荒淫更使百姓民不聊生,痛苦不堪。他们害怕战争,甚至提起战争就会浑身发抖。 面对这样的局面,周武王心里非常焦急,如何使国家重新兴旺,使经济发展起来呢?于是他施行仁政,希望百姓能归田务农。 于是,周武王削减了军队,提倡文教。 当时为了作战,征用了许多马和牛,现在战争已结束,应全力发展经济。于是周武王下令把马放回华山的南面,把牛放回桃林的原野,他想以此来告诉百姓战争结束了,战备放松了,不再用兵打仗,希望百姓能全心投入生产。 百姓看到周武王这样的命令,渐渐安心了,于是周朝很快兴旺发达起来。 后来人们就用归马放牛这个成语,比喻战争停止,不再用兵。 成语出自:《书武成》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