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骇人听闻
  • 拼音:hài rén tīng wén
  • 解释: 骇:惊吓;震惊。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 出处: 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危言耸听、耸人听闻
  • 反义词: 司空见惯
  • 例子: 任听部下逞艳于非时之候,献媚于世主之前,致令时序颠倒,骇人听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回)
  • 用法: 骇人听闻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复杂式成语
  • 典故: 王劭,字君懋,太原晋阳人。他从小就爱好读书,年轻时就因为博闻强识而闻名。当时的一些文人如果遗忘了古书上的内容而一时又无书可查时,就会去请教王劭,王劭都能一一回答。以后有机会查对古书,便发现王劭答的和书上一字不差。隋文帝杨坚看到王劭很有才学,任命他为著作佐郎。 王劭尽管有一肚子学识,但他却不是一个老老实实做学问的人。他另有一大本领拍马屁。 有一次,隋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他想爬上一座高山,但却爬不上去,后来得到侍从崔彭等人的相助才上得山去。王劭听说后对皇帝说:这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梦:梦见高山,说明皇上的帝位像高山一样崇高、安稳。崔彭好比彭祖(传说中的长寿人物),这是长寿的象征。隋文帝听了很高兴。 王劭除了拍马屁,还靠故弄玄虚的手法欺骗隋文帝。他经常假托什么图谶命符散布荒诞的童谣,谎报各种神奇怪异的现象,以此来预卜国家将如何如何兴旺。 例如有一次王劭谎报某地发现神龟,龟腹上有天下杨兴四个字。皇后死后,他也胡编乱造,说皇后是妙善菩萨转生,她不是死,而是返真升入仙道,以此讨得文帝的欢心,保持他的官职。 所以《隋书》评价王劭说:王劭喜欢用怪诞不经的语言、粗俗鄙野的文字、不合实际的内容,骇人视听,最终使得大家都看不起他。 后来,骇人听闻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事出非常或者故意夸大其词,使人听了感到十分惊骇。 成语出自:《隋书王劭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