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讳疾忌医
  • 拼音:huì jí jì yī
  • 解释: 讳:忌讳;疾:疾病;忌:怕。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
  • 出处: 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文过饰非
  • 反义词: 知错必改
  • 例子: 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 用法: 讳疾忌医连动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不认错。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扁鹊是战国时期人。姓秦,名越人,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他擅长各种医术,遍游各地行医,有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人们都把他比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尊称他为扁鹊大夫。 有一次,扁鹊去见蔡桓公。他在旁边呆了一会儿,看到蔡桓公气色不太好,断定他有病了,便说:君王您有病了,不过现在病还在皮肤浅表部位,如不赶快医治,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笑着说:我哪有什么病哟! 扁鹊走后,蔡桓公便对左右的人说:这个医生想医治没有病的人来显示自己医术的高明。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蔡桓公,说:君王您的病已经进入肌肉血脉里,如再不医治怕会越来越重的。蔡桓公认为自己没病,根本不去理睬扁鹊。 又过了十天,扁鹊再次见蔡桓公,惊恐地说:君王您的病已经进入肠胃,再不医治就来不及了。桓公很不高兴,仍然不理睬他。 再过了十天,扁鹊一见蔡桓公,转身就跑,一句话也不说。桓公觉得很奇怪,特意派人去问扁鹊,这是什么缘故。 扁鹊对来人说:如果病在表皮,服点汤药,热敷一下,就可以去寒止痛;在肌肉里,可以针灸,活血去瘀;在肠胃里,可以服用清火药剂,化食消气;如果病入骨髓深处,可再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治疗了。现在桓公的病已深入骨髓,因此我无话可说了。 果然,过了十天,桓公浑身疼痛。于是急忙派人去请扁鹊,但扁鹊早已逃往秦国去了。 不几天,蔡桓公就病死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申出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成语出自:《韩非子喻老》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