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讳莫如深
  • 拼音:huì mò rú shēn
  • 解释: 讳:瞒着不说;深:事件重大。原指事情重大;因而隐瞒不言。后比喻隐瞒得非常严;唯恐别人知道。
  • 出处: 《穀梁传 庄公三十二年》:“何也?讳莫如深,深则隐。苟有所见,莫如深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秘而不宣、守口如瓶、高深莫测
  • 反义词: 直言不讳、和盘托出、显而易见
  • 例子: 对于那个问题他始终是讳莫如深,叫人不可理解。
  • 用法: 讳莫如深偏正式;作谓语、状语;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春秋时候,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很想把君位让他宠幸的妃子孟任所生的儿子子般继承,但他又怕其他几个妃子生的儿子和他自己的三个弟弟不服。直到公元前662年,鲁庄公自知病重将不久人世了,才用试探的口气问他二弟叔牙,谁可以继承君位?叔牙说:庆父很有才能,可以继承。 庄公不满意,又问三弟季友。季友坚定地表示:我愿意以生命来扶持子般做国君。 庄公赞同季友意见,并表示不同意叔牙的看法。季友就派人以国君名义用药酒把叔牙毒死了。 这年八月鲁庄公死后,季友就拥立子般做了国君。庆父本来也想做国君,对此很不满意,便与庄公的夫人哀姜合谋,把子般杀了。另立哀姜的妹妹叔姜和庄公生的儿子开做国君,史称闵公。过了一年多,庆父又派人把闵公杀了。鲁国人民见庆父连杀两个国君,十分气愤,都起来反对他。庆父害怕了,就逃到了齐国。 孔子在《春秋》中记载这段历史时说:子般卒,公子庆父如齐。 如齐,是到齐国去的意思。庆父明明是逃跑到齐国去的,《春秋》为什么说他是到齐国去的呢?《穀梁传》在评议这件事时说:讳莫如深,深则隐。意思是说,由于忌讳,就把事实真相深深地隐瞒起来了。 后来讳莫如深就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把事实真相隐蔽得严严实实,不让别人知道。 成语出自:《穀梁传庄公三十二年》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