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悔过自新 拼音: huǐ guò zì xīn 解释: 悔:悔恨;过:过失;错误;自新:使自己成为新人。指改正错误;重新做人。出处: 《新唐书 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色彩: 中性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改过自新、迷途知返、痛改前非反义词: 怙恶不悛、至死不悟、死不改悔例子: 只要你真能悔过自新,本部堂可以饶你的活命。(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用法: 悔过自新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结构: 连动式成语典故: 仓公,姓淳于,名意,齐临菑(今山东淄博)人,因曾做过太仓县令,所以称为仓公,是汉初的医学家。 淳于意从小喜爱医学,曾拜阳庆为师,学得了黄帝、扁鹊传下来的医术,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后因得罪了权贵而被官府判处肉刑(包括在犯人脸上刺字,割鼻、断足等),并要押解到长安去行刑。淳于意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临走时他面对着五个哭哭啼啼的女儿,感慨地说: 我只有女儿,没生儿子,到了紧要关头,谁也派不了用场! 他的小女儿缇(t)萦(yng)听后很悲伤,决定跟随父亲西上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上说: 我父亲做官时,齐地一带的老百姓都称赞他廉洁公平。如今犯了罪,当然应该受处罚。但我痛切地感到,人死了不能复生,受肉刑断了手足也不能再长出来,虽然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情愿给官府做奴婢,来替父亲赎罪,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缇萦的信后,深受感动,不仅赦免了淳于意的罪,而且觉得肉刑也太残酷,就下令废除了肉刑。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把虽欲改过自新简化为悔过自新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改正错误,重新做人。 成语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