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好生恶杀
  • 拼音:hào shēng wù shā
  • 解释: 好:喜爱;恶:讨厌,憎恨。爱惜生灵,不喜杀生
  • 出处: 《旧唐书·姚崇传》:“陛下好生恶杀,此事请不烦出敕,乞容臣出牒处分。”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但好生恶杀,万物同情。”
  • 用法: 好生恶杀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唐玄宗开元四年时,山东一带发生蝗灾,成群结队的蝗虫吃掉了大片大片的庄稼。这时候,唐代名相、梁国公姚崇忧心如焚,他建议朝廷学习汉光武帝火烧蝗虫的办法,派御史分赴山东各地灭蝗。可是,他的主张遭到朝廷许多大臣的反对。他们认为,蝗灾是天意,天意不可违,蝗虫不可灭,只有积德行善,求神拜佛,才能消灾。 皇上就拿朝廷臣子们的议论问姚崇。 姚崇说:这些平庸的儒生,死守旧礼,不会变通。当年魏和后秦时,发现蝗虫,一开始很少,就因为不敢扑打,庄稼、草木都被吃光,弄到了人吃人的凄惨地步。现在山东蝗虫大量繁殖,已经数不胜数,而且黄河南北没有多少存粮,倘若收不到粮食,百姓难免颠沛流离。事关国家安危,不可以拘泥固执。陛下仁慈,爱惜生灵,不愿杀戮,此事不麻烦您下旨,请让我来处理吧。如果不能除掉蝗虫,情愿削除我所有的封爵和官职。忧国忧民,感人肺腑。 唐玄宗下令:再有议论反对灭蝗的,处以死罪! 皇上态度一坚定,谁敢犹豫?终于用火焚的办法,平息了蝗灾,使百姓避免了一场大饥荒。 好,爱好;恶,讨厌。成语好生恶杀,形容爱惜生命不爱杀戮。 成语出自:《旧唐书姚崇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