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捷足先登 拼音: jié zú xiān dēng 解释: 登:方言“得来”的合音。脚步快的先得到。比喻行动敏捷的人优先达到目的。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色彩: 中性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捷足先得反义词: 姗姗来迟例子: 所谓秦人失鹿,捷足先登。(清 叶稚斐《吉庆图传奇 会赴》)用法: 捷足先登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雷厉风行的人。结构: 主谓式成语典故: 韩信被吕后杀死后,刘邦又是欢喜,又是怜惜,问: 韩信死前留下什么话?吕后说: 韩信恨没有听蒯通的计谋。 高祖听了,立即下令将蒯通抓来。 高祖亲自讯问蒯通:是你教淮阴侯谋反吗? 蒯通毫不掩饰地答道:是的,无知的小人不听我的计策,所以被你杀掉,如果用了我的计策,陛下怎能杀掉他? 刘邦勃然大怒,要处死他。蒯通大呼: 冤枉也!刘邦觉得不可思议:你教韩信造反,还有什么冤枉? 蒯通回答说:秦失去帝位,天下英雄都来争夺,这个时候,捷足先得,所以纷纷拉起大旗领兵称王,手下谋臣将士,出谋划策,奋勇争先。为的就是击败敌手。夏桀的狗朝着唐尧狂叫,不是尧不仁厚,而是因为尧不是它的主人。那个时候,我只知韩信,不知道陛下呵!而且当时天下英雄豪杰争先恐后为陛下效力,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被陛下所用,因而投靠了别人,您又怎么能杀光这些人呢? 刘邦听了,觉得有理,就把他放了。 后来,捷足先登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走得快先达到追求的目标。 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