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饥寒交迫 拼音: jī hán jiāo pò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色彩: 中性成语年代: 近代成语近义词: 啼饥号寒、饥寒交切反义词: 丰衣足食例子: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用法: 饥寒交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生活极端贫困。结构: 主谓式成语典故: 唐高祖李渊为人宽厚,较能体恤下情。他常常亲自审阅、检查囚犯的案卷,遇到疑而不决的案件,还亲自提审犯人。 当时,武功有个叫严甘罗的人,在地方上因为抢劫犯了法,被官吏抓来关在监牢里。正逢高祖亲审囚犯,官吏将严甘罗押到高祖面前。高祖见这个犯人,衣衫十分破旧,难以遮盖全身,因为冷的缘故,拱着一副尖瘦的肩膀,瑟瑟缩缩地跪在地下,显得很可怜,不像什么江洋大盗,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做强盗?严甘罗打着哆嗦回答:饥寒交迫,所以做强盗活命。 高祖听了,动了恻隐之心,没有对他处重刑。 后来,成语饥寒交迫,用来形容饥饿和寒冷同时逼迫,也用于形容穷困潦倒。 成语出自:宋王谠《唐语林政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