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寄人篱下
  • 拼音:jì rén lí xià
  • 解释: 寄:依靠;篱:篱笆。依附在别人的篱笆下。原形容诗文创作因袭他人而无独创。现指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 出处: 《南齐书 张融传》:“丈夫当删《诗》《书》,制礼乐,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仰人鼻息
  • 反义词: 独立自主
  • 例子: 鲁想到自己从前在山东省里的时候,虽靠姊夫的光当了文案,然而终是寄人篱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
  • 用法: 寄人篱下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典故: 南齐时有个读书人名叫张融,从小很有才名。成年后很有独特个性:他虽然身体矮小,容貌丑陋,但丝毫也不自轻自贱,相反总是精神焕发,走起路来昂首挺胸,意气扬扬,全然不顾别人对自己有什么看法。 张融原在朝廷中任职,后来因为得罪了权贵,被贬到南方边远地区任职。他一路跋山涉水,吃尽了千辛万苦不算,还给当地的土著部落抓住,要杀死他。但他毫不惧怕,神色自若地大声吟唱。土人们见状,大惊失色,便放了他。 之后,他渡海到交州去,不幸遇上风暴,几乎葬身鱼腹。但他却镇定自若,照样吟诗作词,写成了一篇文辞新奇、感情激越的《海赋》。 南齐的齐高帝萧道成在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很器重张融,并和他交上了朋友。萧道成曾经对别人说,像张融这样的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但又不可多得。后来萧道成建立了南齐政权,把张融召回朝廷,并经常和他讨论文学艺术方面的问题。 张融善写草书,而且自视甚高。有一次,萧道成看了张融的书法,对他说:你的书法固然很有骨力,可惜还缺少王羲之父子那样的法度。 张融很不服气地说:请陛下别怨我没有二王的法度,也该埋怨二王缺少臣的法度。 在文章著述方面,张融也像书法一样,主张有独创性。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作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像孔子编《诗》《书》,制订《礼》《乐》一样,而不应该因循古人,寄人篱下。 纵观张融的书法和文章,他对自己所说的确实身体力行,因此都很有自己的风格。 寄人篱下这一成语,原指写文章因袭他人,像鸟雀一样寄居在别人的篱笆底下,不能自创一格。后来,比喻依附别人生活,不能自立。 成语出自:《南齐书张融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