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嫁祸于人
  • 拼音:jià huò yú rén
  • 解释: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 出处: 《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以邻为壑
  • 反义词: 助人为乐、与人为善
  • 例子: 他们这样说,固然也许是因为失败之后,嫁祸于人,或者因为自己变计,须有借口之故。(鲁迅《两地书》一0六)
  • 用法: 嫁祸于人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典故: 公元前262年,秦国出兵攻打韩国。韩国镇守上党地区的将领冯亭派使者来到赵国,求见赵孝成王,说: 我们韩国兵力不足,眼看守不住上党,上党将属于秦国了。但我们上党的官吏和百姓都不愿意归附秦国,而情愿归属赵国。我们上党地区共有17座城池,望大王接纳我们。 赵孝成王很高兴,召见平阳君赵豹,征询他的意见。赵豹说: 圣人把无缘无故的得利看成最大的祸害,大王怎能平白无故地接受人家的17座城池呢? 这是我的恩德所致,怎能说是平白无故呢?赵孝成王说。 赵豹劝谏说:秦国一直不断地蚕食韩国的领土,并早就想把上党并入秦国的版图。韩国所以想把上党交给我国而不交给秦国,是想嫁祸于人,让秦国把进攻的矛头指向我们赵国。望大王千万不要中了韩国的诡计,惹祸上身。 赵孝成王不高兴地说:即使我们派百万大军去攻打一座城池,一年半载也不一定攻得下。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唾手可得17座城池,我怎会轻易放弃呢? 赵豹走后,赵孝成王又召平原君赵胜等商量,结果赵胜等为眼前利益所动,劝赵孝成王接收了上党地区,并派大将廉颇率军镇守上党地区的长平。 秦国得知这一情况,立即把进攻矛头指向赵国,暴发了秦赵长平之战,赵军主将赵括战死,40万士兵被俘坑死。赵国的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后来,嫁祸于人这一成语,形容把灾祸转嫁到别人身上。 成语出自:《史记赵世家》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