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脚踏实地
  • 拼音: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足履实地
  • 反义词: 好高骛远
  • 例子: 他们渐渐丢了那空架子,脚踏实地向前走去。(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
  • 用法: 脚踏实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司马光是北宋大臣,著名历史学家。他从小勤奋好学,喜读史书,并立志要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宋英宗时,他果然受命主编《资治通鉴》,在刘恕、范祖禹等史学家的协助下,前后花了19年的时间,写成了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编年史《资治通鉴》。这部书从战国一直写到五代,叙述了1362年间的大事,共300多万字,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很有科学价值的著作。 在这部书的编写过程中,司马光刻苦钻研,夜以继日,努力写作,常常工作到深夜。他怕睡得太多,耽误工作,还特地做了一个圆木警枕,不让自己睡得太安稳,以便早点起来工作。据说,全书完成后,在洛阳存放的废稿、残稿,就堆了满满两间屋子。 司马光勤奋刻苦的治学态度,受到了人们普遍的赞扬。一次,司马光问他好友邵伯温的父亲邵雍说: 您老人家看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邵雍是当时有名的哲学家。他称赞司马光说: 我看你呀,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后来,脚踏实地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办事或做学问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浮夸。 成语出自: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