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惊弓之鸟
  • 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
  • 解释: 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也作“伤弓之鸟。”
  • 出处: 《晋书 王鉴传》:“黩武之众易动,惊弓之鸟难安。”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伤弓之鸟、漏网之鱼
  • 反义词: 初生牛犊
  • 例子: 那些工头们,个个如惊弓之鸟,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
  • 用法: 惊弓之鸟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对其他各国虎视眈眈,有一个时期,赵、楚、燕、齐、韩、魏六国决定联合抗秦。一天,赵国使者魏加和楚国春申君一起商谈抗秦主将的人选。当魏加知道春申君准备让临武君担任主将时,只是摇头叹气不吭声。春申君知道他不同意,就问他原因,魏加想了想说: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听完了,你就会明白的。 接着他就讲了起来: 从前魏国有个神箭手名叫更羸(li),射起箭来真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一天,他和魏王一起散步时,天空中飞过几只大雁。他对魏王说:大王,我只要用弓,不用箭,就可以把鸟射下来。魏王哪里相信。更羸又说:我试给你看。 过了一会,一只大雁从东方飞来,更羸举起弓,不用箭,拉了一下弓弦,随着咚的一声弦响,大雁从空中掉了下来。魏王大吃一惊说:想不到你会有这样的本领。 更羸说: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超人的本领,而是这只大雁受过箭伤。你没有看见他飞得很慢,叫声很悲凄吗?飞得慢,是它的伤口疼痛,叫得悲是离开雁群很久了。它惊魂未定,又听到弦响,就拼命想往高处飞,一使劲,伤口又裂开,所以就掉下来了。 接着,魏加话锋一转说:临武君刚被秦军打败过,看到秦军就会害怕如同受过伤的鸟一样,怎么能再让他担任主将呢? 听了魏加的一番话,春申君不住地点头称是。 后来,春申君是否听取了魏加的劝谏,这在历史上没有记载。不过,确有记载的是这次联合抗秦又以失败告终。楚国军队由于屡败于秦军,一开战便纷纷溃退,就像是一群惊弓之鸟。 后来,惊弓之鸟用来比喻受过惊吓或打击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便会惊慌、害怕。 成语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