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嫉恶好善
  • 拼音:jí è hào shàn
  • 解释: 嫉:憎恨;好:喜欢。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
  • 出处: 《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于数子,亦有一日之长。”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扬善去恶、疾恶好善
  • 反义词:
  • 例子: 嫉恶好善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 用法: 嫉恶好善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王珪,幼年时父亲就早早去世,家境贫寒。他生性淡泊,没有什么贪欲,并且胸怀济世安邦的大志,在朝中能推诚直言,忠心不二,因此,受到唐太宗的赏识,封为侍中,和房玄龄、李靖、魏征等一同辅佐皇帝、执掌朝政。 一次,唐太宗设宴和大臣们一起饮酒。席中,唐太宗问王珪: 你看事透彻,又善于评论,请品评你和房玄龄等几位大臣,哪一位更贤能? 王珪略加思索后,老老实实地回答:讲到为国事操劳,只要知道有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的,我比不上房玄龄;文武全才、出将入相,我比不上李靖;把谏诤放在心上,常恐自己的君王不及尧舜,我比不上魏征;但是激浊扬清、嫉恶好善,我比起几位大臣要略超过一些。 唐太宗听了,连连点头称是。房玄龄等也认为王珪的评论非常正确,心悦诚服。 嫉:恨。后来,成语嫉恶好善,用来形容憎恨坏人坏事,鼓励好人好事。 成语出自:《旧唐书王珪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