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扣盘扪烛
  • 拼音:kòu pán mén zhú
  • 解释: 扣:敲;扪:摸。比喻不经实践,认识片面,难以得到真知。
  • 出处: 宋 苏轼《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钥,以为日也。”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扣盘扪钥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扣盘扪烛联合式;作谓语;比喻认识片面,未得要领。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大文学家苏轼,他诗、文、赋、书、画样样精通,在文学史上有很大影响。 当时有位年轻的学者吴彦律,在礼部工作。他觉得自己的学问还很浅薄,就特地拜访苏轼,向他讨教治学的方法。 苏轼热情地接待了吴彦律,除当面指点迷津外,还特别写了一篇《日喻说》。《日喻说》叙述了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个天生双目失明的人,不知道太阳是什么东西,就向别人请教。有人告诉他:太阳的形状像个铜盘。 瞎子听了,忙回家让家人找了个铜盘给他。他拿着铜盘当当地敲了两下,高兴地说:我知道太阳是什么东西了。 几天后,邻近有户人家打钟,钟声传到瞎子的耳中,他高兴地大喊:我听到太阳了!我听到太阳了! 周围哄堂大笑,有人告诉他:这是敲钟的声音,太阳是没有声音的。 既然没有声音,那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瞎子问。 太阳的光很亮,像蜡烛一样。 回家后,瞎子让家人找了一支蜡烛给他。他抚摸了好几遍,高兴地说:我真正知道太阳是什么东西了。 几天后,瞎子到邻居家去玩,在桌子上拿到了一支籥,高兴地喊:我拿到太阳了!我拿到太阳了!这自然又引起一阵哄笑。 在这则寓言里,苏轼告诉人们,要真正掌握知识,只靠前人的成就或一知半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经过刻苦的学习和钻研,才能取得成就,否则就会像瞎子扣盘扪烛那样,得出错误的结论。 后来,人们就用扣盘扪烛这个成语,来比喻认识片面、不正确。 成语出自:苏轼《日喻说》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