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渴骥奔泉
  • 拼音:kě jì bēn quán
  • 解释: 骥:骏马。如同骏马口渴思饮,飞快奔赴甘泉一般。形容书法笔势矫健。也比喻迫切的欲望。
  • 出处: 《新唐书 徐浩传》:“尝书四十二幅屏,八体皆备,草隶尤工。世状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云。”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怒猊抉石
  • 反义词:
  • 例子: 廪生伺于门,表妹乘车至,彼此如渴骥奔泉,入户稍寒温,即携手至柴室狎亵。(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
  • 用法: 渴骥奔泉主谓式;作宾语;。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徐浩是唐朝书法家,他明经出身,文章也写得好,中书令张说对他的才能深为赞叹,说他是后来居上的英才。 唐肃宗时,徐浩做中书舍人,这个职位当时是由有文学资望的人担任的,专门为朝廷起草重要文件。徐浩由于写起文件来才思敏捷,字写得好,得到了皇帝的信任,让他兼任尚书右丞,掌握兵部、刑部、工部三个部门的事情。 有一天,徐浩对肃宗说:过去官吏审理和判决罪案,必须经过刑部复核,但在奸相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的时候,这个制度被破坏了,都要根据他俩的意志去办,没有审察清楚就定案,很不慎重,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我希望皇上能够同意恢复过去的制度。 肃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又叫他做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授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弟。 那时有个宦官名叫李静忠,安禄山叛乱,唐玄宗逃到四川,他协助太子李亨即皇帝位(唐肃宗),从此专权用事,改名李辅国。徐浩后来遭到他的排斥打击,被贬为卢州长史。 唐代宗即位,徐浩又做中书舍人,后来又做吏部侍郎。他在一次考察选拔官吏时,替他的内弟开后门,被人揭发,降职为歙州刺史。唐德宗时他又复出,封为会稽郡公,人称徐会稽。 徐浩的书法从小得到他父亲的传授。他精于楷法,草隶尤工,写的字圆劲厚重,自成一家。当时人们形容他的笔法犹如怒猊抉石,渴骥奔泉(威风的狮子撞击山石,口渴的骏马奔向甘泉)。 后来,渴骥奔泉这个成语,用来形容气势急。常指书法中遒劲矫健的笔势。 成语出自:《新唐书徐浩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