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礼贤下士
  • 拼音:lǐ xián xià shì
  • 解释: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 出处: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色彩: 褒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彬彬有礼、以礼待人
  • 反义词: 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 例子: 我今天看见了一位礼贤下士的大人先生,在今世只怕是要算绝少的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
  • 用法: 礼贤下士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李勉是唐朝宗室的后代,他从地方官一直升到宰相,地位显赫,但他从不妄自尊大,待人非常诚恳,有礼貌。 李勉在担任山南西道观察使(负责考察州县官吏政绩)时,发现一个名叫王晬(zu)的县尉为人正直,而且勤恳能干,就提拔他当了南郑县令。 不料过了不久,王晬遭到权贵的诬陷,唐肃宗下诏要李勉处死王晬。李勉没有拘捕王晬,而是上奏请求赦免王晬。朝廷调查后,赦了王晬的死罪。但李勉也因执行圣旨不力,被召回京师处理。 李勉回到京城,向肃宗面奏王晬是无罪的,还劝谏皇上要多任用像王晬那样有能力的人。肃宗了解全部情况后,嘉奖了李勉,升任他为太常少卿(掌管宗庙礼仪),并再次任命王晬为县令。王晬复任后,果然廉洁公正,很受百姓爱戴。朝中人也都称李勉慧眼识英才。 后来,李勉担任节度使,听人说李巡、张参两人很有才干,就请他们来协助自己办理公务。李勉很尊敬这两位名士,从不摆架子,每有宴请也请他们出席。 不久,张参和李巡先后去世。李勉对他们仍然非常怀念,宴请客人们时总给他俩空着座位,就好像他俩还在人世一样。 李勉对待普通士兵也爱护备至,常常去看望士兵家属。所以在他手下当兵的人都愿意拼死为他效力。 李勉的品格很受后世的推崇,史学家们称他礼贤下士,是宗臣的表率。 后来,人们就用礼贤下士这个成语,来指敬重贤人,有礼貌地对待地位低的人。 成语出自:《新唐书李勉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