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战国末年,秦国的军队占领了韩国,俘虏了韩王,接着又南面伐楚,北面攻赵。燕国是赵国的邻国,燕太子丹听说赵国危急,十分害怕,就去请教侠士田光,田光要他去跟刺客荆轲商量。 太子丹见了荆轲,说:先生知道目前的形势么? 赵国即将灭亡,燕国危在旦夕。荆轲说。 先生有什么良策? 先说说你的打算。 太子丹犹豫了一会,说:秦王是贪利小人,我想请你拿了金银珍宝去献给他,要他把所侵占的土地还给各国,他不同意,你就刺杀他。 荆轲想到秦宫戒备森严,就说:我没这个本事,不去! 太子丹跪下哀求道:先生不答应,燕国就完了。 荆轲想了一会,说:好吧,我答应你。 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每天都去拜访他,嘘寒问暖。 过了一些时候,秦军攻占了赵国,俘虏了赵王,陈兵燕境。太子丹惊恐地对荆轲说:秦军就要渡过易水了,请先生早日行动吧。 荆轲说:我这次去,必须首先取得秦王的信任。樊於期本来是秦国的将军,得罪秦王后逃到燕国,秦王对他恨之入骨,悬赏千金要他的头,我想把他的头带去,再把燕国督亢地区的地图带去,说燕国愿意把它割让给秦国。我乘他高兴时提出你的条件,他如果不答应,我就当场刺杀他。 太子丹面有难色地说:我不忍心杀害樊将军。 荆轲私自去见樊於期,对他说:秦王杀了你的父母宗族,你想不想报仇? 我做梦都想,就是没有办法。樊於期咬牙切齿地说。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为你报仇。 先生说出来听听。 荆轲详细说了他的计划。樊於期二话没说,自刎而死。 荆轲出发那天,太子丹亲自送他到易水边,荆轲悲壮凄切地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送行的人听着歌声,想到秦王的无道,都怒目圆睁,头发直竖。 后来,令人发指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成语出自:《史记刺客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