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两败俱伤
  • 拼音:liǎng bài jù shāng
  • 解释: 败:失败。俱:全。斗争的双方都受到损伤。古时卞庄子要刺虎;馆竖子说;两只老虎正在争一牛;斗争结果;小虎会死;大虎会伤;然后刺杀伤虎而有杀二虎之名。后比喻因斗争;双方都受伤害。
  • 出处: 宋 汪应辰《文定集 答梁子铺》:“东汉之君子必欲与小人为敌,终于两败俱伤,而国随以亡。”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同归于尽
  • 反义词: 两全其美
  • 例子: 这两种运动合起来便能够互收效益,分开来定要两败俱伤。(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
  • 用法: 两败俱伤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战国时期,韩国和魏国两国交战,相互攻打了一年多未分胜负。秦惠王想出兵干涉。他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众说纷纭,有的说出兵对秦国有利,有的说出兵于秦不利。秦惠王听了难以决断。正好,楚国的陈轸(zhěn)出使秦国。陈轸是位游说之士,曾与现为秦国相国的张仪同为秦惠王做事。秦惠王知道陈轸也是足智多谋的人物,便请他帮助定个计策。 陈轸便向秦惠王讲了个卞庄子刺虎的故事: 有一次,卞庄子(或作馆庄子,即旅舍中名庄子者)看见两只虎正撕咬一头牛,想拔剑去刺虎。旅店的伙计劝阻他:这两只虎正在吃牛,吃得香必定要争食,争着争着就必然相斗,相斗的结果,必然是大虎受伤,小虎被斗死。那时,你去刺那只受伤的虎,一举就有杀死两只虎的威名了。卞庄子听了觉得很对,就站着等虎斗。不一会儿,两只虎果然斗了起来,真的是小虎死了,大虎也被咬得伤痕累累。庄子举剑向那只负伤的大虎刺去,一举便立下了灭掉双虎的功劳。 陈轸讲完故事,接着说:今天,韩、魏两国已交战了一年多,将来必定是小国被灭,大国也伤了元气。那时讨伐力量已削弱了的大国,一举就赢了两国。这就像庄子刺虎一样啊! 秦惠王听了大为赞赏,终于决定暂不出兵,坐山观虎斗。 后人便从这个故事中引出成语两败俱伤,来比喻斗争的双方都受到了损伤。 从这个故事里,另外引申出成语两虎相斗,必有一伤,用来比喻两雄相争,必定有一方力量将受到削弱。 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