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屡见不鲜
  • 拼音:lǚ jiàn bù xiān
  • 解释: 屡:多次;鲜:新奇。多次见到就不觉得新奇了。也作“数(shuò;屡次)见不鲜。”
  • 出处: 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第二条是‘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近义词: 司空见惯、数见不鲜
  • 反义词: 少见多怪、物以稀为贵
  • 例子: 搜身的纠葛,在香港屡见不鲜。(鲁迅《而已集 略谈香港》)
  • 用法: 屡见不鲜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指多次见到,并不新奇。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楚汉相争时,有一个口才出众的说客叫陆贾。他在刘邦手下,经常出使诸侯各国,每每都以胜辩而归。从而,他的才辩很受刘邦赏识,官禄很高,十分富裕。刘邦死后他就辞职回雍州住下。他有五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因此,他想放下包袱,享度晚年。 于是,他将所有积蓄财产平均分给儿子,让他们独立创业,各自为生。但是,他提出了一个条件说:我要带着歌舞侍者十多人,坐车去游玩,一年中常来常往,经过你们中的任何一家,都要以上好食品招待,不能因为经常来往就不好好招待。他还告知:如果他死在谁家,他的随身之物和侍从就归谁。 这以后,他果然随带侍从和贵重的宝剑外出周游,轮番吃住在各儿子家,大约每十天轮一次,而五个儿子念及父亲之训,谁也不敢怠慢,当然也不敢觉得讨厌。 数,屡次。鲜,指新杀的鸟兽。屡见不鲜原意是指经常来的客人就不必宰杀禽畜加以款待。后来,屡见不鲜这一成语用来形容经常见了,就不觉得新鲜。 成语出自:《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