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蓝田生玉
  • 拼音:lán tián shēng yù
  • 解释: 旧时比喻贤父生贤子。
  •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诸葛恪传》:“诸葛恪字元逊,瑾长子也。”裴松之注引晋 虞溥《江表传》:“蓝田生玉,真不虚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蓝田出玉
  • 反义词:
  • 例子: 《南史·谢庄传》:“蓝田生玉,岂虚也哉?”
  • 用法: 蓝田生玉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贤父生贤子。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诸葛瑾,字子瑜,是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入仕东吴,一直受到吴主孙权的重用,官至大将军。 诸葛瑾对孙权非常忠心。有一次,孙权曾试图要他去招降诸葛亮,他回答说:亮之不至,犹瑾之不往也。深受孙权赏识。 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从小聪明过人,极善言辞。孙权也很喜欢他。 诸葛恪六岁那年,有一次随父亲出席朝廷宴会。诸葛瑾因为面长似驴,孙权乘着酒兴,想和诸葛瑾开开玩笑,便命人牵来一头驴,并在驴的长脸上写了诸葛子瑜四字。众人见了,大笑不止。诸葛瑾被笑得满脸窘色。 诸葛恪见了,很为父亲不平。他想了一想,来到孙权面前,跪请给驴添加二字。孙权饶有兴趣地命人把笔交给诸葛恪。诸葛恪便在诸葛子瑜后加上之驴两字。 这样,便成了诸葛子瑜之驴,在座的人无不称赞诸葛恪的聪明机智。孙权也十分高兴,当场把毛驴赏给了诸葛恪。 又有一次,孙权遇到诸葛恪,问他说:你说,你父亲和叔父诸葛亮谁高明? 我父亲高明。诸葛恪说。 孙权要他说明理由。诸葛恪说:我父亲懂得事奉明主,而我叔叔却不懂这个道理。所以是我父亲高明。 孙权听了,心中十分高兴,大大夸奖了他一番。他对诸葛瑾说:人们都说蓝田生美玉,将门出虎子,看来这话一点不假。 原来,蓝田是一个盛产美玉的地方。孙权用来比喻诸葛瑾生了个美玉般的好儿子。 后来,蓝田生玉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名门出贤子。 成语出自:《三国志诸葛恪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