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劳师袭远
  • 拼音:láo shī xí yuǎn
  • 解释: 发动军队袭击远方的敌人,多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剿贼于既聚之余,何如蹙贼以难聚之势?又而无劳师袭远之危,轻进损威之失,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者是也。(《清史稿 毛昶熙传》)
  • 用法: 劳师袭远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典故: 春秋时,秦国在郑国的留守官员杞子派人告诉秦穆公:我现在负责郑国京城北门的防务,你要是派兵来偷袭,郑国就是秦国的了。 秦穆公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见,蹇叔说:让军队赶那么多路,疲劳地去袭击远方的国家,犯了兵家大忌,我看是不会成功的。 秦穆公不听劝告,派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领兵出发。蹇叔拦在路上哭着对孟明视等人说:你们再也回不来了! 穆公听说蹇叔拦路,十分恼火,派人骂他说:老家伙,你懂什么!如果你只能活六七十岁的话,坟上的树木已经碗口粗了! 蹇叔不理那人,对随军出征的儿子说:秦军偷袭郑国要经过晋国的边界殽山,那里地势非常险恶。你们偷袭郑国不成,回来时一定会在那里遭到晋军的埋伏的,我只好到那里去给你收尸了。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秦军这次偷袭没有成功,回师途中在殽山遭到了晋军的伏击,秦军大败,孟明视等三员大将被活捉。 后来,劳师袭远这一成语,用来指冒险的军事活动。 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