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目光如炬
  •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 解释: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 出处: 《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目光炯炯
  • 反义词: 黯然失色
  • 例子: 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颊,目光如炬,肩臂启动,象个活的一般。(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 用法: 目光如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大将檀道济因跟随宋武帝南征北战,屡建战功,被宋武帝封为护军将军。 宋武帝死后,他的儿子刘义隆即位,史称宋文帝。宋文帝因檀道济对刘宋政权的建立有卓著军功,封他为武陵郡公。 不久,宋和北朝的魏国之间发生战争。宋文帝任命檀道济为都督,率军和北魏打了三十多仗,终于击败了魏军,守卫了国土,树立了宋军的声威。 由于檀道济战功显赫,名声高,兵权重,他的部将又都十分骁勇,他的几个儿子也在军中担任要职,宋文帝对他很不放心,一些近臣就蓄意谋害他。 公元435年,宋文帝患了重病。彭城王刘义康和领军刘湛密谋,以北魏有入侵迹象为名,召檀道济入朝。 檀道济来到建康,进宫向宋文帝问安。宋文帝已神志不清,问安后便退出宫去。 檀道济又拜见了刘义康,刘义康假言说北魏入侵只是传言,但说文帝病重,令人担忧。檀道济不便马上回军,只得留在建康,时时进宫问安。 第二年春天,宋文帝病情有所好转,檀道济便奏准文帝,告辞回驻地浔阳。 不料,檀道济刚要上船,忽然又被召回。他刚回到朝堂,被刘义康指示禁军将他逮捕,并宣读了宋文帝的诏令,说他图谋反叛,罪在不赦。 檀道济遭此飞来横祸,不由又气又恨,愤怒的目光像火炬一样。他摘下自己的头巾丢在地上,喝了一斛酒,悲愤地说:你们这是自毁长城! 不久,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他的几个部下和儿子也一起遭害,便毫无所忌地进攻宋国。兵马很快逼近建康,宋文帝登上城楼,心情忧虑地自语说:假若檀道济在,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呀? 后来,目光如炬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气势极盛,或目光明亮有神。 成语出自:《南史檀道济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