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目不识丁
  • 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 解释: 丁:表示最简单的字。形容连一个字也不认识。
  • 出处: 《旧唐书 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 反义词: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
  • 例子: 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产也不反抗?(巴金《家》二十五)
  • 用法: 目不识丁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唐朝唐宪宗的时候,张弘靖担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又升迁吏部尚书、检校右仆射、宣武军节度使,后又代替刘总出任幽州节度使。 张弘靖出身于官宦家庭,不了解民情风俗,仕途又一路青云直上,颇有几分得意。他来到幽州,一路上耀武扬威,他的车驾华丽高贵,在军队中十分突出。沿途的老百姓看了心里很害怕,不由得思忖,这么富丽堂皇的车驾,这样穷凶极奢,能为老百姓办好事吗?当地的官吏看了也很害怕这位盛气凌人的长官。 张弘靖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掘开安禄山的坟墓,毁掉棺柩。他认为安禄山之乱发自幽州,要改革民俗须从此做起。当地百姓见他把死了几十年的人还从墓里挖出来,更加对他感到失望。 张弘靖治军不严。他手下有两个官吏,一个叫韦雍,一个叫张宗厚。他俩常常聚集一伙人去酒店喝酒,一直喝到半夜,喝得酩酊大醉。还让士兵点燃灯笼、火把送他们回营。半夜里整条街都吵吵嚷嚷的,百姓十分讨厌。他俩平常对士兵非常苛刻,稍不如意就骂他们是反虏。还对士兵们说:现在天下平安无事,你们能挽开两石重的弓,不如认识一个丁字。士兵们听了,都非常痛恨他俩。 前任幽州节度使刘总,派人送来100万贯钱慰劳士兵们,张弘靖却从中扣下20万贯用作军府杂用开销,只拿出80万贯钱分给士兵。这件事大家知道了都很愤怒,加上原来对韦雍、张宗厚的忌恨,于是一呼而起,杀死了韦雍和张宗厚,把张弘靖也抓起来囚在蓟门馆。将士们拥立朱洄为统帅,闹起事来。 张弘靖因为这件事受到朝廷的处分,被贬到抚州做刺史。张弘靖幽州节度使没做多久,坏名声倒传了很远。 丁字是最易识的字,尚且不能认,成语目不识丁,用于形容人一字不识。 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