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暮云春树
  • 拼音:mù yún chūn shù
  • 解释: 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春树暮云
  • 反义词:
  • 例子: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 用法: 暮云春树作宾语、定语;表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公元744年初夏,唐代两位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当时李白44岁,杜甫33岁,两人一见如故,结成好友。 他们在洛阳住了一段时间,李白到梁园结婚,杜甫特地赶去祝贺。 第二年春天,他们一起来到齐州,拜访北海太守李邕,李邕摆酒款待他们,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 杜甫说:我每天都在想如何勤勤恳恳为朝廷、为百姓做点事,不辜负父辈对我的期望。 李白说:我要以弯月为钩,长虹为线,不义的小人为饵,临沧海,钓巨鳖,为天下百姓尽自己的一分力量。 李邕对他俩都很欣赏,留他们多住了些日子。就这样,他们在齐州度过了夏天。 六月底,李白告别杜甫,前往兖州。第二年秋天,杜甫也来到兖州,两人一起纵酒作诗。白天携手出游,晚上同床而卧,友情又进展了一步。 不久,杜甫要西去长安,李白则准备重游江东,于是两人依依分手。 杜甫到了长安,本想谋个官职,但一直未能如愿。他在寂寞之时,常常想念李白,便写了一首《春日怀李白》的诗。诗的最后四句是: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杜甫住在渭水之滨的长安,把自己比作春天的古树;把漫游江东的李白比作春天的暮云,充分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后来,暮云春树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思念远方的友人。 成语出自:唐杜甫《春日怀李白》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