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马革裹尸 拼音: mǎ gé guǒ shī 解释: 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色彩: 褒义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近义词: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反义词: 临阵脱逃例子: 作为军人,应以马革裹尸为荣。用法: 马革裹尸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结构: 紧缩式成语典故: 东汉时期,大将马援立下了不少战功,皇上封他新息侯的爵位,食邑三千户。马援班师回京时,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道贺欢迎。其中有个名叫孟冀的人,向来会出点小计策,当时也随大家向马援道贺。马援说:我以为只有你才会和我说些正经话,但你怎么也这样随波逐流来一味夸奖我呢? 马援又说:武帝的时候,有一位伏波将军路博德开拓了七郡的地方,武帝不过赏了他几百户的侯爵。我现在功劳不如路博德,受到的奖赏却比他多得多,赏大于功,这样是保不住长久的,老先生能不能指教我一下? 孟冀还是跟先前一样,客气了一番,不肯说什么。 马援接着说:如今北方的匈奴和乌桓还不断骚扰边境,我想自告奋勇前去征讨平虏。我认为,作为一个血性男儿,就应当随时准备牺牲在战场上,用马革裹尸而回,怎么能够死在床上,死在妻子儿女的身边呢? 孟冀一听马援竟有如此豪情壮志,不由大为佩服,感慨地说:好!好!好!这才不愧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啊! 马援直到62岁,还拼杀在疆场上。后来,在镇压武陵五溪蛮时,不幸病死在军中。他终于实现了马革裹尸的诺言。 后来,人们就用马革裹尸这个成语,来形容英勇作战,死在战场上。 成语出自:《后汉书马援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