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牛眠地 拼音: niú mián dì 解释: 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堪舆》:“经月余,各得牛眠地。”色彩: 中性成语年代: 近代成语近义词: 牛眠吉地、牛眠龙绕反义词: 例子: 用法: 牛眠地作宾语、定语;用于迷信说法。结构: 偏正式成语典故: 陶侃是东晋人,他父亲死了,刚想把他安葬,家里的一头牛忽然不见了。 你看见一头牛么?他走到村前问过路人。 过路人摇摇头。 你看见一头牛么?他走到山前问樵夫。 樵夫摆摆手。 他走上山顶,四下里看还是不见牛的影子,只好回家。途中遇见一位白须垂胸、白发飘肩的老翁。 老伯,你看见一头牛么?陶侃作揖问道。 那老者对陶侃端详了一会儿,说:我看见它睡在前面那座山山脊的水坑里。那个地方如果葬人,他的后代一定会做大官。又指了指另一座山说,那里的风水也不错,如果做坟,他家肯定有人会做郡守。说完,不见了人影。 陶侃顺着老者指点的方向走去,果然在那山脊的水坑里找到了牛,回家后就叫家人把他的父亲葬在那山脊上。 由于陶侃的父亲和周访的父亲在三国时的吴国同朝为官,两家又先后迁居到寻阳,周访的女儿又是陶侃的儿媳,陶侃就把老者所指示的另一座山让给周访,周访的父亲死后,就葬在这座山上。 那老者说的话果真灵验,陶侃和周访后来都做了大官,就连他们的儿子、孙子也做了官。 后来,牛眠地这个成语,被旧时的迷信者称为做坟的吉祥地。 成语出自:《晋书周光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