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排难解纷
  • 拼音:pái nàn jiě fēn
  • 解释: 排:消除;难:危难;纷:纠纷。排除危难;调解纠纷。现多指调停双方争执;解决纷乱。
  •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所贵于天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排忧解难、息事宁人
  • 反义词: 拨弄是非、搬弄是非
  • 例子: 况且排难解纷是我辈的常事,何足为奇。(清 李渔《意中缘 设计》)
  • 用法: 排难解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公元前260年,秦军在长平大破赵军以后,继续东进,不久便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孝成王眼见危在旦夕,派人向魏、楚等国求救。魏王派大将晋鄙率兵救赵,楚王也派春申君领兵救赵。秦王知道后,亲临邯郸督战,派人对魏王说:邯郸即将攻下,谁出兵救赵,我就先攻打谁!魏王听了,十分害怕,便派使者通知晋鄙停止前进。春申君知道了,便也停兵不进。 赵王见救兵不至,又再次派人向魏王求救。魏将新垣衍向魏王献计说:秦国攻打赵国,目的不只是征服赵国,而是为了显示实力称帝。如果赵国尊秦昭王为帝,秦国一定会退兵。 魏王听了,便派新垣衍来到赵国,劝赵王和赵相平原君尊秦昭王为帝。赵王和群臣一起商议,犹豫不决。平原君一下子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时,齐人鲁仲连正巧在邯郸。他是一个能言善辩但又不愿做官的高士。他听说新垣衍要赵国尊秦昭王为帝,心中很不高兴,便前往相府求见平原君,问:听说赵国将尊秦昭王为帝,有这样的事吗? 我已经是伤弓之鸟,丧魂落魄了,哪里还敢出这样的主意。这是魏王派将军新垣衍来说的。平原君说。 鲁仲连要求见见新垣衍,平原君答应了,便带着鲁仲连来到新垣衍住的公馆。新垣衍见了鲁仲连,说:眼下大兵压境,我看在城里的不少人,都是因为有求于平原君,才没有离去;而你不像有什么事有求于平原君,为什么到现在还没离去呢? 我无求于平原君,却有求于你!鲁仲连说。 你有什么事要求我呢?新垣衍问。 请你帮助赵国而不要尊秦昭王为帝。鲁仲连说。 新垣衍又问:先生怎样来帮助赵国呢? 鲁仲连回答说:我将设法让燕、魏和齐、楚一起出兵救赵。 新垣衍笑着说:燕国会不会出兵我不知道。我们魏国我知道是不会救赵的。你又有什么办法使魏救赵呢? 魏国没有看到秦国称帝的害处,如果看清了,一定会发兵救赵的。 那你说说秦称帝的害处! 鲁仲连激昂慷慨地说:秦国是个不讲礼义的虎狼之国,恃强称霸,挟强欺诈,屠戮生灵。如果一旦称帝。那肯定比现在还要残暴十倍。我宁愿跳进东海自杀,也决不做它的臣民!而魏王和将军难道甘做它的臣民吗? 不是我们愿意,而是我们害怕,没有办法! 如果这样,魏王被秦王剁成肉酱的日子不远了。你想,秦昭王一旦称帝,肯定比商纣王还要残暴。当初商纣王屠杀诸侯如同儿戏。如秦王称帝,召魏王入朝,魏王就会像九侯一样,被秦王宰成肉酱。魏王一旦被害,将军又怎能保住自己的爵禄呢?鲁仲连说。 新垣衍听了,感到鲁仲连的话很有道理,拜谢说:先生真是天下高士。我回去告诉我们国君,不再说尊秦昭王为帝的事! 于是,新垣衍告辞回国。而秦王得知邯郸城内有鲁仲连这样的能人,也退到汾水驻扎。不久魏公子无忌设计取得了兵符,出兵救赵,解了邯郸之围。平原君很感激鲁仲连,要封他高官,鲁仲连坚决不肯接受,说:天下之士所难能可贵的,是为人排忧解难而无所索取;如果有所索取,那就是商贾的行为了,我决不做这样的人。 后来,排难解纷这一成语,用来表示调停双方的争执或纠纷。 成语出自:《战国策赵策三》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