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扑朔迷离
  • 拼音:pū shuò mí lí
  • 解释: 扑朔:兔脚搔爬;迷离:兔眼半闭。原指难辨兔的雄雌;比喻辨认不清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横吹曲辞五 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虚无飘渺、眼花缭乱
  • 反义词: 一清二楚
  • 例子: 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
  • 用法: 扑朔迷离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木兰诗》是我国古代的一首民歌,诗中叙述的是我国古代一位智勇双全的孝顺女孩代父从军的经过。 在古代,有个姑娘名叫花木兰,他的父亲原是朝廷的武将,后来年纪大了,退休在家。花木兰小时候,曾经跟父亲习武,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有一年,国家发生战争,朝廷征召民众出来为国家效力,花木兰的父亲也在被征召之列。花木兰看到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而弟弟年龄还小,不能代父从军,于是就想自己女扮男装,代父亲前去从军。 她把自己的想法给父母说了,她的父亲起先坚决不肯,但后来被她的孝心所感动,并且一时之间也无法可想,最后终于同意了。 花木兰辞别了父母亲,随着大军辗转到边疆去作战。她虽然是个女子,但武艺高强,反应灵敏,聪明机智,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英勇,屡次建立了奇功。这样经过十年的苦战,花木兰终于和她的战友们一起打败了敌人,凯旋荣归。 因为在战场漫长的战争中,花木兰的功劳最大,皇上在奖励有功人员时,一定要封花木兰为兵部尚书。可是,她却再三辞谢,说:谢谢皇上的恩典,但我不想做兵部尚书,只求皇上赐给一匹千里马,让我早日回家和父母团圆。 不久,花木兰如愿以偿回到家里。当她脱下战袍,重新穿上女装时,她那些一起征战多年的伙伴才大吃一惊地说:同行十二年,竟然不知木兰是女郎! 这首诗的最后几句用比兴的手法写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分不出兔的雌雄,来比喻穿上了战袍,分不出男女,分辨不出木兰是男的还是女的。 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原意是把兔子捏住耳朵提起来,雄兔脚乱踢,雌兔眼半闭。后来用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成语出自:北朝无名氏《木兰诗》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