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披荆斩棘
  • 拼音: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 反义词: 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 例子: 这却正见出他是在开辟着一条新的道路;而那披荆斩棘,也正是一个斗士的工作。(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 用法: 披荆斩棘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创业的艰苦。
  • 结构: 联合式成语
  • 典故: 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起兵初期势力单薄,参加者生活非常艰苦,有些人因此而离他而去。但曾任主簿的冯异却毫不动摇,坚持战斗,从不叫苦。 一次,刘秀带队伍路过饶阳的芜蒌亭(今属河北),又饥又冷,军士们都支撑不住。晚上,冯异设法煮了一大锅豆粥让大家吃,饥寒顿时消除。后来队伍来到南宫县,遇到大风雨,上上下下的衣服都被雨水淋湿,大家冻得直打哆嗦。就在众人难以忍受的时候,冯异又设法找来一些柴草,点起火让大家烤干衣服,暖和身体;又为大家煮了麦饭,填饱肚子。冯异在艰难处境中做的这两件事,给刘秀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良好印象。 公元25年,刘秀做了皇帝后,派冯异平定关中,冯异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当时有人向刘秀上书,劝他提防冯异权重谋反。刘秀不仅不信,反把所上的书送给冯异看,并要冯异不必疑心、害怕。 公元30年,冯异从长安来到京城洛阳朝见光武帝。光武帝指着他向满朝公卿大臣说:他便是我起兵时的主簿,曾为我在创业的道路上劈开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又为我平定了关中之地! 朝见结束后,光武帝赐给冯异许多金银财宝,还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中说:我还时时记着当年将军在芜蒌亭端给我的豆粥,在南宫县递给我的麦饭。这些深情厚意,我至今还未报答呢! 后来,披荆斩棘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种种困难,开拓前进。 成语出自:《后汉书冯异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