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黔驴技穷
  • 拼音:qián lǘ jì qióng
  • 解释: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 色彩: 贬义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无计可施、束手无策、黔驴技尽
  • 反义词: 神通广大、力大无穷
  • 例子: 他们不过是黔驴技穷,想求个活命罢了。(陈立德《前驱》三十八)
  • 用法: 黔驴技穷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从前,贵州一带没有驴子,有个好奇的人就用船运来了一头毛驴。因为不知派它什么用场,便把它放牧在山脚下。 山里的老虎发现了这头毛驴,觉得它看上去很高大,不知道它有些什么本领,不敢靠近它,只是远远地躲在树林里,偷偷地观察它的动静。 过了一些时间,老虎放大了胆子,走出树林,一点一点地靠近毛驴,再仔细地瞧瞧它,但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一天,毛驴突然大叫一声,把老虎吓一大跳,以为它要来吃自己了,急忙逃得远远的。可是,结果并非如此。过了几天,老虎又靠近毛驴,发现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对它的叫声也听惯了。于是,向毛驴靠得更近些,在它面前转来转去,结果还是平安无事。 后来,老虎靠毛驴更近了,甚至碰撞毛驴的身子,故意冒犯它。毛驴终于被惹得发怒,用蹄子去踢老虎。 这一来,老虎反而高兴起来了。它知道驴的技能就这么一点儿,没有什么可怕的,便大吼一声,猛扑上去,咬断了毛驴的喉管,美美地吃个饱,才高高兴兴地离去。 后来,黔驴技穷这一成语用来比喻本领有限,并且已经使完。 成语出自:唐柳宗元《三戒》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