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其貌不扬
  • 拼音: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释: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 出处: 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贼眉鼠眼、獐头鼠目
  • 反义词: 眉清目秀、一表人才
  • 例子: 别看他其貌不扬,可学习特别好。
  • 用法: 其貌不扬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皮日休是唐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诗歌、散文和辞赋都写得很好,20多岁时就已经相当出名了。只是他左眼角下塌,容貌不端正,比较难看。 公元866年,32岁的皮日休被推荐到京城长安去参加进士考试。他在城东南的永崇里只住了10天,文名就传遍了长安城。但由于他不愿奉承权贵,得不到他们的荐引,结果没有考中。 考试落第后,皮日休回到家乡,把自己所写的200多篇诗文编成十卷,定名为《皮子文薮(sǒu)》。第二年,他再次进京应试。 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礼部侍郎郑愚。他看了皮日休的文章,非常欣赏,还未发榜,就派人把他叫到府里来会面。 郑愚原来以为,皮日休的文章写得这么出色,相貌必定清秀端正。不料一见面,发现他左眼位置不正,看上去不太舒服。于是用嘲笑的口气问他:你很有才学,为什么一只眼睛长得不相称? 皮日休对郑愚的问话很反感,立刻反唇相讥道:侍郎可千万不能因为我这一只眼睛,而使自己两只眼睛丧失目力啊! 郑愚显然被皮日休的话刺痛,因此做了小动作。发榜时,皮日休虽然中进士,却是最后一名。 后来,皮日休在长安做了一个时期的小官。他看到朝政腐败,天下即将大乱,便写了许多文章暴露和批判了黑暗的社会现实。不久,他投奔了黄巢起义军。 其貌不扬原意指人的相貌不突出,难看;现有时也用来形容外观不佳。 成语出自:《北梦琐言》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