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朱据是三国时吴人。他魁伟漂亮,膂力过人,口才极好,同人探讨问题时答辩起来很有水平。 当时,吴国的吏部尚书暨艳痛恨有污行的官吏,想给予他们处分。朱据劝他说:现在天下未平,正是用人之际,应该正确评价这些官吏的功过,不要只看到他们的缺点。你如果对他们撤职降级,恐怕会给自己惹出麻烦。暨艳不听劝阻,处分了一批官员,这些官员竞相攻击暨艳,说他的坏话,引起了吴大帝孙权对他的不满,最后被逼自杀。 孙权非常器重朱据的才能,认为他是学识英博的大将吕蒙、文才口才超群的张温之后的文武双全的人才,就封他为云阳侯,任命他为左将军,并把公主嫁给了他。 有一次,朱据的部队应得饷银三万串,被一个叫王遂的人骗取了。典校吕壹怀疑是朱据贪污,就严刑拷问他的一个手下人,把他打死了。朱据知道他无辜而死,厚葬了他。吕壹对孙权说,朱据厚葬这个人,是因为他替朱据隐瞒了罪责。朱据无法查出这三万串钱的去向,只好等孙权降罪下来。几个月以后,有人查明了事实真相,孙权感慨地说:像朱据这样的人都会被冤枉,更不要说普通的官吏和老百姓了。 朱据后来还是被人陷害而死,死时五十七岁。 《三国志》说,朱据谦虚接士,轻财好施,因乐于施舍,薪水经常不够用。 后来,轻财好施这一成语,用来指轻视财物,喜欢施舍。 成语出自:《三国志吴书朱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