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如左右手
  • 拼音:rú zuǒ yòu shǒu
  • 解释: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 出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情同手足
  • 反义词:
  • 例子: 周访与侃亲姻,如左右手,安有断人左手而右手不应者乎!(《晋书 陶侃传》)
  • 用法: 如左右手作谓语;指密切配合。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典故: 汉高祖刘邦善于使用人才,终于击败了众多对手,登上皇帝宝座。 丞相萧何,是刘邦的同乡。刘邦在家乡起兵反秦之后,萧何就一直跟随他,是刘邦最信任的助手。 秦王朝在几支起义军的夹击之下终于灭亡了。那时,势力最强的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而把刘邦封为汉王,将巴、蜀、汉中四十一县划归刘邦。 这当儿,韩信来投奔刘邦。韩信很有军事才能,萧何与他交谈过几次,了解他有才干,就多次向刘邦举荐,希望刘邦能重用他。可是刘邦从韩信的履历中,没有发现他有过什么大的作为,就没有把萧何的推荐放在心上,只派韩信当一名管粮库的小军官。 韩信自叹不遇明主,心中很不满。那时,刘邦因为封地在汉中,就命令军队整装待发,准备前往汉中的南郑,可是手下不少军官眷念家乡,不愿西行,因此,几乎每天有人悄悄逃走。韩信想想自己在刘邦这里,没有出头之日,何不乘机逃走,另谋出路?于是在一天晚上,也不告而辞了。 这天晚上,萧何恰好来找韩信,想跟他聊聊移师汉中以后怎样发展实力。来到韩信的住处,不见人影,有个兵丁说:莫非韩信也逃走了? 这下提醒了萧何,让大家仔细找了一会,发现韩信悬挂在床头的宝剑已不见了,他的白马也不在马厩里。 必是逃走无疑。 萧何这一惊非同小可。如此将才,怎能让他走呢?萧何来不及向刘邦说一声,立刻跨上马,快马加鞭,追赶韩信。 第二天,刘邦不见萧何,十分奇怪。有人向刘邦报告,萧何逃走了。刘邦十分焦急,因为刘邦看待萧何,就如同左右两只手一样,一刻也少不了。但他却又想不通:我对相国并无半点亏待,他怎么也会逃走? 过了两天,萧何追到了韩信,诚恳而郑重地向韩信许诺,一定竭力保举,让汉王委以重任。韩信被感动了,于是一同返回。 萧何来见刘邦,刘邦就问:你为什么要逃走? 萧何说:我哪里会逃走,我是去追那个逃走的韩信呀! 接着,萧何详说了韩信的非凡才能,劝告刘邦说:韩信这样的将才,全国也找不到第二个。你如果想争夺天下,非重用韩信不可。 至此,刘邦深为感动,萧何为了刘邦的功业,不顾自己年老体弱,连夜奔波追赶韩信。于是听从了萧何的意见,任命韩信为大将军。 萧何可谓识人才,不枉刘邦视他为左右手。果然,后来韩信帮助刘邦打下半壁江山,并击败项羽,统一了天下。 后来,如左右手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得力的助手。 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