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日不暇给
  • 拼音:rì bù xiá jǐ
  • 解释: 暇:空闲;给:丰足;够。每天都没有一点空闲。形容非常繁忙。
  •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 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日理万机、日夜操劳
  • 反义词: 无所事事
  • 例子: 谁知一个传十,十个传百,官幕两途拿轿子来接的渐渐有日不暇给之势。(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 用法: 日不暇给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没有时间休息。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后,建立汉朝,史称汉高祖。 建立一个王朝,需要制订一套法律。刘邦就让丞相萧何制订一个简便而又行之有效的国家大法,使全国百姓有法可依。萧何早有准备,掌握了全国各县各郡的资料,很快就制订出了《九章律》。 刘邦手下的得力大将韩信,是一个出色的军事家,在楚汉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刘邦就叫他重整军法,训练兵士,使军队正规化。 当年与刘邦一起打下天下的许多朋友,在刘邦登基后虽然都做了大大小小的官,但仍然像从前那样无拘无束,经常与刘邦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没有规矩。刘邦觉得很不成体统,就命令博士官叔孙通制订了一套君臣上下的礼仪,让文武百官遵照执行。 刘邦虽然得到了天下,但他认为必须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就命善于文辞的陆贾把秦朝失天下、自己得天下,以及各朝代成败的原因总结论述一下。陆贾写成后,刘邦很满意,把它命名为《新语》。 为了纪念那些开国功臣,刘邦还特地叫人将封功臣的文书用硃砂书写,铸成铁契,放入金匮石室中,藏在宗庙里永久保存。 刘邦日理万机,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他每天忙得一点空闲时间也没有(日不暇给),但想办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办也办不完。 后来,人们便用日不暇给这个成语,来指事情多,每天都没有空闲、多余的时间。 成语出自:《汉书高帝纪下》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