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日行千里
  • 拼音:rì xíng qiān lǐ
  • 解释: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 出处: 《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一日千里、急若流星
  • 反义词: 慢条斯理、蜗行牛步
  • 例子: 《平妖传》第28回:“云锦队中曾赛,每闻伯乐声嘶,登山度岭去如飞,真个日行千里。”
  • 用法: 日行千里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典故: 古代鲜卑族一个部落的首领涉归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吐谷浑,老二叫若洛廆。涉归死时,若洛廆接替了他父亲的位置,吐谷浑分到七百户牧民。 有一天,吐谷浑与若洛廆双方的马群互相斗殴,若洛廆派人去对吐谷浑说:父亲已经给我们分了家,你为什么不走远一点! 吐谷浑对那人说:马是畜生,马斗而怨人,没有道理。既然他这样说了,我就到万里以外的地方去!说完,带着他的牧民离开了祖籍地辽东,向西方走去。 若洛廆后悔把哥哥撵走,就派大臣去把他追回来。 吐谷浑对追来的大臣说:你如果能够把我的马群赶回去,我就跟你回去。 那大臣的手下人把吐谷浑的马群拼命往东赶,赶了几百步,群马忽然长嘶短鸣,掉头向西狂奔。 吐谷浑于是再也不肯回去,率领他的牧民继续向西方走去,到了青海的草原地带,以肉酪为粮,庐帐而居,自成一个部落。 吐谷浑部落的这次大迁移正值西晋末年。后来,这个部落逐渐壮大发展,并且逐渐被汉人同化,到了唐代,他的后代诺曷钵被招为驸马,封为青海王。 吐谷浑当年曾经得到几匹波斯草马,他把它们放入青海湖里,繁殖出一种青白色的马,这种马能够日行千里,人称青海骢。 后来,日行千里这一成语,用来形容速度极快。 成语出自:《魏书吐谷浑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