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燃糠自照
  • 拼音:rán kāng zì zhào
  • 解释: 比喻勤奋好学。
  • 出处: 《南史·顾欢传》:“乡中有学舍,欢贫无以受业,于舍壁后倚听,无遗忘者。夕则燃松节读书,或燃糠自照。”
  • 色彩:
  • 年代:
  • 近义词:
  • 反义词:
  • 例子:
  • 用法:
  • 结构:
  • 典故: 顾欢是南朝齐时人,他出身寒微,祖父和父亲都是种田人。顾欢从小就很聪明,六七岁时就能够推算四时节气和六十甲子。 一年秋天,稻谷熟了,父亲对他说:你还小,大人的事不会做,就去看田吧,别让麻雀把稻谷吃了。 顾欢到了田里,看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飞来飞去,觉得很好玩,就坐在田头写了篇《黄雀赋》。晌午,父亲叫他回去吃饭,见田里的稻谷被麻雀吃掉了一大半,气得直愣眼。 你是怎么看田的,稻谷快让麻雀吃完了都不知道? 我我 我什么!父亲伸手要打他。 我在写文章。顾欢战战兢兢地说。 你写的文章呢? 顾欢把文章交到父亲手里。父亲看了看,难过地说:唉,只怪我这个做爸爸的没钱让你去读书。 顾欢家的附近有一所私塾,顾欢因缴不起学费不能去上学。但他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白天站在教室外面偷偷听课,晚上用点燃的松枝和稻糠照明进行温习。他笃学不倦,直到年纪大了也不停止。 顾欢崇尚老子、庄子的学说,信奉道教。朝廷要他做官,他不去,一直隐居在天台山。 后来,燃糠自照这一成语,用来比喻勤奋学习。 成语出自:《南史顾欢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