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势如破竹
  • 拼音:shì rú pò zhú
  • 解释: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 出处: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色彩: 中性成语
  • 年代: 古代成语
  • 近义词: 势不可当、所向披靡
  • 反义词: 坚不可摧
  • 例子: 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九回)
  • 用法: 势如破竹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结构: 主谓式成语
  • 典故: 杜预,字元凯,是西晋一位著名的将领,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曾经著有《春秋左传集解》,受到时人的赞颂。 后来他因为伐吴有功,被晋武帝封为镇南大将军,人们都称他为杜武库,藉此称赞他的文武全才。 就在他被封为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军事后不久,他又向晋武帝建议出兵彻底消灭吴国。晋武帝犹豫未决,便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结果有不少大臣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吴国是一个强敌,加上当时正值盛暑,河水泛滥,很容易发生瘟疫,对不适应在沼泽地区打仗的北方士兵来说,是很不利的,不容易取胜。因此他们建议等到明年春天再发兵,那时才有比较大的取胜把握。 可是,杜预却坚持自己的主张。他说:战国时代的燕国大将乐毅,在洛西一战,一口气攻下了齐国70多座城池,这除了指挥有方以外,主要是士气旺盛;而现在我们已经灭掉了蜀国,将士的士气正在旺盛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兵去攻打吴国,就像是劈竹子一样,等劈裂几节以后,剩下的便会迎刃而解,而不会有任何阻碍了。 晋武帝听了,同意了杜预的意见。于是,杜预立刻出兵,他在不到10天的时间里,攻占了吴国的许多城池,还俘虏了吴军都督孙歆和文武高级官员200多人。接着,杜预率大军势如破竹地向吴都建邺(今江苏南京)进发,很快攻下了建邺,灭掉了吴国。 在这个故事中,还出现了另一个成语迎刃而解。刃就是刀,原意是碰到刀刃,竹子便被剖开,比喻为主要问题解决了,次要问题就很容易地顺手解决。 后来,势如破竹这一成语,用来形容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出自:《晋书杜预传》

微信扫码小程序
看图识物英语卡片